本篇文章1443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
【文章開始】
你是不是也經(jīng)常刷朋友圈的時候,看到一些微商朋友發(fā)的廣告…呃,怎么說呢,就挺硬的。直接甩產(chǎn)品圖、報價,再加一句“找我買”!說實話,這種我看多了真的會直接劃走,甚至有點想屏蔽。但你有沒有想過,為什么有些人發(fā)的微商文案你就愿意看下去,甚至還會心動想買?
其實差別就在這里——他們發(fā)的不是廣告,是“軟文”。軟文這東西,說白了就是那種看起來不像廣告的廣告,它用內(nèi)容吸引你,讓你不知不覺中被種草。那問題來了:我們做微商的,到底該怎么寫這種“升級版軟文”,才能讓人不反感,還想主動來咨詢?
先別急,我們得把概念搞清楚。很多人覺得發(fā)軟文就是寫長一點、加個故事,其實不是那么表面。
普通廣告是:“這款面膜超補水!今天特價99!快下單!”
而升級軟文可能是:“我連續(xù)熬夜一周后,臉干到爆皮,試了XX面膜居然第二天就緩過來了…順便聊聊我是怎么選面膜的?!?/p>
看出來差別了嗎?軟文的核心不是直接推銷,而是提供價值、引發(fā)共鳴、建立信任。你先得讓客戶覺得你是個“有血有肉的人”,而不是一個發(fā)廣告的機器人。
我覺得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突破:
從“說產(chǎn)品”升級到“說場景”:別一上來就講成分多厲害,而是要說“什么時候能用上它”。比如你賣兒童繪本,別光說這本書多好,而是說“每天晚上睡前,我家孩子都拉著我講這本,終于不用哄半天了”。
從“刷屏發(fā)”升級到“挑時間發(fā)”:亂發(fā)一天十幾條真的會煩。通常來說,晚上8點后或者周末中午,互動率會高一些,但具體也得看你的客戶群習慣,這個我得承認我也還在試。
從“自賣自夸”升級到“用戶反饋”:你自己說一百句不如客戶說一句。真實的好評、聊天截圖、使用前后對比,比什么文案都有力。
我知道,最頭疼的就是:“今天發(fā)什么??” 沒事,這兒有幾個模板你可以直接套用,親測有效:
先提出一個你們共同遇到的痛點(比如:帶娃累、加班皮膚差、總存不下錢),然后分享你是怎么發(fā)現(xiàn)這個產(chǎn)品、用了之后怎么解決的。重點是要真實,別吹得太夸張。
比如你為什么做這個產(chǎn)品?是因為自己用過好用?還是想多賺點錢給孩子更好生活?有情感的故事,更容易打動人。不過話說回來,故事也不能編得太離奇,真誠最重要。
先分享一些實用知識,比如“秋天怎么防曬”,然后自然帶出你賣的防曬霜。先給予再索取,別人會更愿意接受你的推薦。
有時候吧,用力過猛反而效果不好。比如:
所以啊,軟文要軟,就要有“人味”。
發(fā)出去只是第一步!你得去看?。憾嗌偃它c贊?誰評論了?有沒有人私信你?
及時回復評論、引導私下聊天,才是成交的開始。甚至你可以自己在那條朋友圈下面評論一句:“謝謝XX姐支持,用得好下次再來哦~” 讓新來看的人覺得你這兒生意不錯,從眾心理嘛,你懂的。
寫微商軟文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試錯、不斷調(diào)整的過程。別指望一篇就爆,而是堅持發(fā)、用心發(fā)、帶著思考去發(fā)。或許堅持輸出有價值的內(nèi)容,才是讓你從眾多微商中脫穎而出的關鍵。
慢慢來,比較快。共勉。
【文章結束】